
師傅和師父有什么區別?徒弟喊師父還是師傅?
- 更新時間:2017-06-13
-
常識名詞
以下是為您推薦的《師傅和師父有什么區別?徒弟喊師父還是師傅?》,希望能對您的工作、學習、生活有幫助,歡迎閱讀參考!
師傅(shī fu)
基本解釋
1.傳授知識技藝的人, 老師的通稱。
2.太師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師、少傅、少保,或為輔佐國君之官,或為教導太子之官,或為虛銜。統稱為師傅、師保、保傅。
3.對僧道的尊稱。
4.對衙門中吏役的尊稱。
5.對有專門技藝的工匠的尊稱。
6.民間對某行當的權威或有技術的人的尊稱--師傅。
7.多用于對人的尊稱,而不管其年齡、性別(通常多用于男性)、職業。
8.對于年長的藝人的尊稱。
注:學生對傳授自己技藝的老師尊稱為“師父”,而不是“師傅”。詳見“師父”詞條。(傳統的徒弟拜師,需要先找引師、保師、帶師等三師,否則師父不接受該徒弟)。
師父 [shī fu]
基本解釋
1、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,是徒弟對傳授技藝老師的尊稱。在基本含義上,“師父”與“師傅”相通,區分時可認為“師傅”與“徒弟”、“師父”與“弟子”相對使用,后者含有“父”與“子”的感彩。在現代社會里,“師父”一詞基本只見于武術、戲曲、手工藝等傳統技藝領域。需要說明的是,由于古代為師者一般為男性,故將“師”比作“父”,但久而久之“師父”已成固定用詞,實際用法并不限于男性。比如最常見“師父”用詞的武俠小說中,授業者無論男女,皆被尊為“師父”,此時如果改用“師傅”反而不甚妥當。(更多可參看“入室弟子”詞條。)
2、“師父”也用于對僧侶、道士等出家人的尊稱。
師傅和師父有什么區別?
“師傅”和“師父”最基本的意義是相通的,這就是指傳授知識或技藝的人。相對于“師傅”而言,“師父”的所指更加寬泛一些,它包含了“師傅”的一切意義。在很多情況下,這兩個詞可以混用。
“師傅”作為尊稱,當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內,而“師父”將“師”作“父”一般地敬重,感情顯然更加深摯。由于受重教尊師觀念的影響,在傳統的觀念中,父親和老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,舊時更為普遍使用的“父師”一詞,就典型地體現了這點。“父生之,師教之”、“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”,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,父親有生養之恩,老師有教育之誼。“師父”的稱呼,在保留了原有的傳授知識或技藝的意思之外,還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,表現了古人對老師猶如對父親一樣的感情。無論是僧道還是俗人,稱呼自己愛戴的老師為“師父”,于理為然,于情洽切。